【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】江西一高校“火车头”党建品牌助推“双融双育”落地增效******
中新网南昌12月30日电 (记者 姜涛)作为老铁路院校的华东交通大学今年来一直致力培育提升的“火车头”党建品牌,被作为江西全省高校党建示范品牌大力推进,也助推着“双融双育”工作在高校落地增效。
据该校党委副书记肖长春介绍,之所以命名为“火车头”,寓意全校党员干部要弘扬“火车头精神”,塑造党员干部“新铁军形象”,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,以一流的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。
“目前,学校正在建设集数据库、信息化指挥调度,品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“火车头”党建提升工程指挥调度中心。”肖长春说。
围绕“火车头”党建品牌创建目标,该校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。在学生培养方面,持续推进“党建+思政课堂”“党建+第二课堂”;在党支部建设方面,形成一套有效工作体系、打造一个思政育人项目、攻克一些事业发展难题、创建一项特色党建精品、推出一批党员先进典型。
2022年6月,江西印发关于在高校组织开展“双融双育”活动的实施方案,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融入全省工作大局、融入高校高质量发展,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、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“我们在推动‘火车头’党建品牌这项工作过程中,积极推进‘党建+’与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深度融合。”肖长春表示,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,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行业企业、地方党组织在各个方面的融合。
在该校党委研工部部长朱王海看来,把党建工作融入学生培养,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“火车头”,可以有效推动党建引领、精准思政、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。
据朱王海介绍,今年校园封闭管理期间,学校集结青年党员、学生骨干打造党员先锋队、青年突击队等队伍,推动学校38栋学生宿舍网格化分区管理并成立楼栋志愿者服务队,助力疫情防控工作。
“我们将持续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,拓展‘三全育人’新场域,大力开展文化论坛、研学实践、‘第二课堂’等课外活动,形成富有华交特色、浸润学生成长的‘铁’文化系统工程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”朱王海说。(完)
江苏苏州:设置“家门口的氧疗站”******
【抗疫中,我们众志成城㊼】
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姬尊雨
围绕“防重症、保健康”目标,近日,江苏苏州在全市范围内设置“家门口的氧疗站”。在社区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吸氧位、氧疗室,可以有效为新冠转阴后的康复期患者纠正缺氧情况、缓解呼吸困难,满足患者就近就医需求。
“吸完氧,我头脑轻松了、不疼了。”一大早,76岁的贝老先生自觉心肺不适,步行到家门口的姑苏区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经医生看诊后吸上了氧。“一根鼻氧管两块多,吸氧一个小时只要三块六,还能走医保,降低了我们患者的经济负担。”贝老先生说。
“这两天来吸氧的患者不在少数,多为慢性肺病患者、孕妇和‘阳康’人群。”娄江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陆崇君介绍,中心将针灸科室扩建改造成了氧疗区,添置床位和躺椅,能够容纳15人同时吸氧。
截至目前,苏州全市范围内“家门口的氧疗站”已初步规划完成。姑苏区内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设置吸氧区,备有制氧机39台,氧气瓶142瓶;在吴中区尹山湖医院等地,核酸采样点被改造成“健康氧疗站”,每个氧疗站配备8个椅位,医院配备专职护士进行巡视,开展氧饱和度监测;吴江区在6家卫生院配备CT设备,18家基层医疗机构设置205个吸氧位;苏州工业园区内43家公立医疗机构可提供氧疗服务。
“下一步,苏州各地将根据辖区内实际状况,持续加大氧疗设备投用量,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。”苏州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1月12日 04版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